
存储市场迎来超级周期 AI驱动需求激增!最近,存储芯片市场再次活跃起来,价格持续上涨。多家存储巨头如三星电子、SK海力士等纷纷上调了四季度的客户报价。例如,三星的存储产品价格上涨了约30%,美光也暂停了部分存储芯片报价后恢复时普遍上涨20%,闪迪则宣布涨价10%。

存储芯片,即半导体存储器,是电子设备中负责存储和读取数据的关键部件。根据断电后数据是否能保留,存储芯片分为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两种。易失性存储芯片如SRAM、DRAM在断电后数据会丢失,而非易失性存储器如PROM、FLASH存储器即使断电也能保存数据。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是Flash和DRAM,它们占据了近99%的市场份额。
过去十年间,存储芯片行业经历了显著的周期波动。数据显示,2024年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655亿美元,同比增长79%,而2023年的市场规模仅为923亿美元,同比下降29%。
存储芯片行业的周期性主要由产品特性、市场集中度及下游需求决定。存储芯片的技术标准统一,导致各厂商同代产品的性能差异较小,价格受供需影响大。此外,全球存储芯片市场被少数几家大厂垄断,如三星、海力士和美光在DRAM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90%。消费电子产品如手机和PC的需求波动也对存储芯片行业产生重要影响。
本轮存储市场的“超级周期”与以往不同,不再是简单的库存周期反弹,而是由于AI引发的需求质变,使得存储芯片成为算力战略资源。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,AI驱动下存储行业供需失衡的情况越来越严重,预计会开启一个持续数年的“超级周期”。到2027年,全球存储市场规模有望向3000亿元迈进。
尽管存储市场长期被巨头垄断,但此次“超级周期”为国产厂商提供了突围机会。国际巨头退出的部分领域,如DDR4,仍存在3-5年的市场需求空缺。国产厂商可以通过错位竞争,在多个领域快速填补空白,并在HBM测试设备、内存接口芯片等细分领域突破技术垄断,未来有望重塑全球竞争格局。存储市场迎来超级周期 AI驱动需求激增!
配查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